一、設備檢查與準備
1、檢查設備:
確認耐黃試驗機的外觀無損壞,內部無雜物。
檢查電源線、數據線等連接是否正常,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通電。
確認設備的轉盤、光源、溫度控制器等關鍵部件完好無損,能夠正常工作。
2、環境準備:
將耐黃試驗機放置在通風良好、干燥、無塵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。
確保試驗室溫度適宜,避免過高或過低的溫度對設備造成影響。
二、樣品放置與調整
1、樣品準備:
根據測試要求準備待測樣品,確保樣品表面平整、無污漬。
樣品數量應足夠,以便進行多次測試或對比。
2、樣品放置:
打開耐黃試驗機的箱門,將樣品放置在轉盤上。
調整樣品的位置,確保樣品正面朝上,表面平整,且樣品之間有一定的間距,避免相互接觸或重疊。
注意樣品不能過于靠近轉盤的中心或邊緣,一般距離轉盤中心大于50毫米,距離轉盤邊緣也大于50毫米。
3、光源與樣品距離調整:
根據設備要求或測試標準,調整光源與樣品之間的距離。通常這個距離是固定的,如250毫米。
三、參數設置
1、電壓與電源檢查:
確認試驗機使用的電壓與電源要求相符。
打開電源開關,檢查電源指示燈是否亮起,確認設備已正常通電。
2、溫度設置:
使用溫度控制器設置試驗所需的溫度。通常測試溫度為50℃,但具體溫度需根據測試標準或樣品特性確定。
等待設備達到設定溫度并保持穩定。在升溫過程中,可以觀察溫度控制器的顯示,確認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相符。
3、時間與光源設置:
根據測試標準或樣品特性設置試驗時間。通常為面料24小時,底料12小時,但具體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
確認光源(如UVA燈)已正確安裝并處于工作狀態。根據需要調整光源的亮度或輻照強度。
4、其他參數設置(如適用):
對于具有濕度、氣壓等控制功能的耐黃試驗機,還需根據測試標準或樣品特性設置相應的參數。
四、啟動測試與監測
1、啟動測試:
確認所有設置無誤后,啟動耐黃試驗機進行測試。
觀察設備是否正常運行,包括轉盤轉動、光源照射、溫度控制等。
2、監測過程:
在測試過程中,定期觀察樣品的顏色變化。
檢查設備各部分是否正常運行,如有異常聲音、異味或設備故障,應立即停止測試并檢查設備。
五、結束測試與結果評估
1、自動停機:
當試驗時間到達設定值時,設備將自動停機。
關閉光源、轉盤等部件,等待設備冷卻。
2、取出樣品:
待設備冷卻后,小心取出樣品。
避免直接用手觸摸樣品,以免留下指紋或影響后續評估。
3、結果評估:
在標準光源箱中觀察樣品的顏色變化。
使用合適的評級標準(如GB/T 250變色卡)對樣品的變色程度進行評級。
記錄測試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和評級結果,為后續分析提供參考。
六、設備維護與保養
1、清潔設備:
定期使用柔軟的干布擦拭設備外殼和內部,去除灰塵和污漬。
避免使用帶有化學物質的清潔劑,以免對設備造成腐蝕。
2、更換部件:
定期檢查并更換老化的燈管、傳動帶等易損件。
檢查設備的傳動部件、緊固件等是否松動或損壞,及時進行緊固或更換。
3、校準設備:
按照規定的校準周期對設備進行校準,確保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在校準后使用標準樣品進行驗證測試,以確認設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。
通過以上步驟,您可以正確地設置和使用耐黃試驗機進行樣品的耐黃變測試。在實際操作中,請務必參考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和相關行業標準,以確保測試過程的順利進行和測試結果的準確性。